深潜中国影戏史禁区之作-电影山海经-微阅读

Hi,欢迎来访微阅读,手机或平板直接输入www.weiyuedu.cc也可浏览哦。

深潜中国影戏史禁区之作

来自 电影山海经 发表于 2016年04月06日02:30的微信文章

对于中国影戏史来说,禁区可能比能研究的区域还要多。日军侵华战争时期拍摄的部门影戏,更是禁区中的禁区。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不愿意认可这些是中国影戏,但它们简直存在而且其中也有不少有意思的作品。研究历史,显然是要面临历史的两面性,因此对于这些影戏的研究实在很有须要。近年来,中国影戏学术界也逐步泛起了关于“满映”、孤岛时期上海影戏的研究文章,而在日本,著名影评家佐藤忠男早在1985年就写出了《炮声中的影戏:中日影戏前史》一书,却要等候三十年,才于2016年4月出书中文版。
后浪出书公司2016年4月出书的《炮声中的影戏:中日影戏前史》是研究战时中日影戏谈判史的力作,佐藤忠男凭据大量日方见证者的口述资料与文献记载,以其厚重笔触誊写了特殊时期影戏人与严酷情况及运气的苦斗,睁开了一幅并非二元论的影史画卷。
全书以东北“满映”、上海“孤岛”、战后香港三地影戏创作运动为中央,崎岖潦倒导演、政治野心家、影戏商人、左翼谈论家、传奇明星等诸多形色庞大的人物接踵登场。他们事实是以怎样的态度去明白相互?本书提供了全新视点,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等候被解答的疑问。
以下是本书的第七章选读:在“满洲”建立日本的梦工厂
1937年8月,中日战争在北平郊野发作或许三个星期事后,一个叫做“满洲映画协会”(简称“满映”)的公司在其时被日本称为“满洲国”的中国东北地域建设了,它是“满洲国”的“国策”公司。该公司的起始资金为五百万日元,由“满洲国”和“满洲铁道会社”(简称“满铁”)各出一半。凭据“满洲国”的执法,“满映”将垄断这个“国家”的影戏制作和包罗日本在内的外国影戏的引进营业。公司建立之初职员不足五十人,1945年日本战败的时间却已经到达了一千六百人,其中约有五百人是中国人。公司的焦点成员主要来自掌控“满洲国”政治机构“协和会”、“满铁映画制作所”(“满铁”的宣传部门)的手艺职员,以及“满洲日报社”和其他当地报社、“满洲”政府的“弘报处”(新闻局)及“文教部”等部门。公司也从日本招聘了几名摄影师,可是影戏制作方面仅有几名须要的手艺职员,甚至连导演和编剧都没有。
厥后,日本海内的影戏人来到“满映”,最先在这里事情,成为一处日本影戏界在殖民地举行培植的据点。可是,从建立之初的情形、出资人以及职员组成的身世来看,这纯粹是根据“满洲国”权要的设想建立的公司,而不是日本海内出于打开外洋市场的目的建设的影戏公司。
日本培植的“满洲国”,以建设一个满族、汉族、蒙古族、朝鲜族、大和族“五族协和”的“王道乐园”为口号,但当地的大多数生齿是汉族,而一样平常通用的语言也是汉语。因此,一样平常公共寓目的影戏都是汉语影戏。那时间,险些所有的中国影戏都是在上海制作的,其中有相当一部门是所谓的抗日影戏。
那些抗日影戏有没有进入“满洲”呢?若是进入了,“满洲国”或者掌控着“满洲国”的日本权要们又是怎样看到这些影戏的呢?这一点很难弄清晰。正面主张抗日的影戏暂且不说,20世纪30年月盛行的反封建、反资源主义的左翼前进派影戏却在某种水平上流传到了“满洲国”。或许在“满洲”的通俗日本人对中国影戏险些没有什么兴趣,可是抗日和排日情绪高涨的上海的气氛,能够通过公共娱乐的途径直接通报给“满洲”的中国人民。也许这一点刺痛了权要们的神经,才建立了这个公司吧。
不知道这是不是直接的契机,也许因由是越发单纯的,“满洲”的权要们以为要将日本人设想的“满洲开国”的理想贯注给民众,影戏是最简朴有用的手段。可是,若突然最先说教,则仅仅会招致人们的反感,因此他们便决议从娱乐影戏入手。日本人的计划,不仅思量了政治方面的目的,文化方面也要让“满洲”从中国分散和自力出来,于是便建立了“满映”。
原本在“满洲”是没有影戏工业的。在此之前只有位于大连的制作“满铁”宣传片的“满铁映画制作所”在制作影戏。可是,这内里有一位叫做芥川光藏的天才纪录影戏创作者。他是一个业余影戏人,在事情闲暇也为报纸撰写影戏谈论等文章。1928年,他的才气被发现,因而被任命为“满铁映画制作所”所长。他在那里施展了他精彩的影戏感,制作了许多杰作。
其中,1936年拍摄的《秘境热河》是一部关于热河地域的优美风土人情的纪录片,并在日本公映。该片作为一部日本影戏,在谈论家票选的《影戏旬报》昔时十佳日本影戏中位列第十位,受到人们瞩目。芥川光藏的作品中一方面有一些像以“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为题材的《少年拓士日志》(1940)一样纯粹宣传殖民地政策的影戏,另一方面也有像《娘娘庙会》(1940)一样以富有诗意的手法详尽地描绘古寺节日中民众群像和民俗的纯艺术作品,可以说是将日本纪录影戏提高到艺术高度的第一人。
现在提及来令人难以置信,建立之初的“满映”不仅没有几多摄影、录音和冲印胶片的手艺职员,就连一个专门卖力导演和剧本的人也没有。他们是看到芥川光藏的先例,以为即即是业余人士也可以拍影戏吗?或许是由于他们以为中国的观众不需要看那么优异的影戏。若是善意地诠释,也许是他们以为这个“满洲国”需要的不应该是日本固有的影戏,而应该是由那些对“满洲开国”怀有梦想和热情的年轻人制作的新影戏。不管怎么说,“满映”建立时没有聘用任何现有的专业影戏人,这可以说是一种很是斗胆的行为,另外也有可能出于一种瞧不起中国影戏的感受,以为像中国影戏那种水平的工具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做出来的。
中国影戏界的演员都集中在上海,上海的明星演员在“满洲”应该也很受接待。不外,“满映”并没有把他们挖角到“满洲”来。对于上海的影戏明星们来说,“满洲”不但单是文化气息稀薄的疆域之地,在那里出演日本人制作的影戏的话,也将会背负汉奸的污名。我以为或许是想挖也挖不成吧。固然,似乎“满映”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这么做。
 “满映”建立之后,首先在“新京”(现在的长春)和哈尔滨选拔人才,录取在“满洲”的中国人,将他们从完全的业余人士造就成演员。虽然日本人要在“满洲”制作影戏除此之外也别无选择,可是这个做法照旧几多有些冒失。影戏史上也有一些不使用专业演员仅使用业余演员而拍出杰作的先例,好比《战舰波将金号》(Battleship Potemkin,1925)、《偷自行车的人》(The Bicycle Thief,1948)和《蜂巢的孩子们》(1948)等。可是这些都是天才导演拍摄的现实主义影戏,是社会派艺术影戏的特殊杰作。原则上应以影戏明星为中央拍摄的公共娱乐影戏则不能接纳这样的要领。做法虽然冒失,可是“满映”却乐成了,或许是由于它是一个拥有特权的“国策”公司吧。或许“满映”的日本权要以为,即便编剧、导演和演员都是业余人士,可是他们都市一点点前进,以是从久远计划做出了一个长时间的企图。“满映”的后台很是强盛,而且谁也没有预想到这个庞大的经济后台(“满洲国”)自己会在八年之后瓦解。“满映”的日本权要或许是信赖自己有时间从零最先一点点积累,把当下制作的影戏当成试验品了吧。
“满映演员养成所”的所长是近藤伊与吉。他原本是新剧演员,出演的第一部影戏是《生的辉煌》(归山教正导演,1919年拍摄的日本早期艺术影戏之一),现在是一名过时的小生演员。
1939年春,以六个摄影棚(每个占地约三百平方米)为中央的大型制片厂在“新京”完工。在此之前“满映”就已经制作了不少以外景拍摄为主的长篇故事片,接下来准备在布景摄影棚中拍摄。第一部作品是《壮志烛天》,描绘十分活跃的“满洲国国军”,即协助日军作战的游击队。政府“弘报处”的官员仲贤礼创作了剧本,前《满洲日报》的记者坪井与担任导演。
在第四部作品《大陆长虹》(1938)中,他们终于迎来了日本新兴影戏导演上砂泰藏担任编剧和导演。他是“满映”初期的唯逐一位专业导演。“满映”建立后第二年,1938年6月,颇著名气的日活影戏公司多摩川摄影所厂长根岸宽一和同厂的制作部主任牧野满男到任,划分任“满映”的制作常务理事兼制作部主任和制作部副主任。根岸宽一在日活任职时,于1936年到1938年时代接连制作了内田吐梦导演的《人生剧场》(1936)、《裸街》(1937)、《无限的前进》(1937),田坂具隆导演的《真实一起》(1937)、《五个侦探兵》(1938)、《路边的石头》(1938),以及熊谷久虎导演的《激情诗人啄木》(1936)、《苍氓》(1937)等耳熟能详之作甚至是杰作,因而受到瞩目,可以说是其时最有业界良心的制片人。他为人温厚笃实,受人尊重。牧野满男是日本影戏草创期最主要的导演和制片人牧野省三的次子,在日活的多摩川摄影所作为根岸宽一的左膀右臂施展了主要作用。听说在根岸宽一的向导下,年轻有为的导演和剧作家们都可以自由收支多摩川摄影所厂长办公室,并在那里自由议论种种有关影戏的问题,出现出庞大的活力。许多优异的方案就是在这种自由豁达的议论当中降生出来的。
多摩川摄影所虽然制作了许多具有艺术性的名作,可是在量产的商业片或者B级片方面却不及松竹或东宝,谋划方面逐渐衰落。而且,其时日活总公司的谋划者之间也不停发生内讧。在这种人事倾轧之中,根岸宽一被迫告退,牧野满男也追随根岸脱离了公司。正巧在这个时间,“满映”发出了约请,根岸便带着牧野一起到了“满洲”。
根岸和牧野成为“满映”影戏制作的焦点人物之后,许多日本的专业影戏人也都来到了“满洲”。其中虽然有一些重量级的摄影师和美术指导,可是还没有特殊著名的专业导演。其中,也就只有铃木重吉在其时的日本可以被视为一流导演。此时,日本海内影戏业还很兴旺,前往“满映”无疑被人视为一种“落难”。 牧野满男作为“满映”的焦点制作职员,主要选用“满映”新造就的中国演员翻拍日活多摩川时期非杰作的B级片炒冷饭。好比,因《妹妹啊你别哭……》这首主题歌而广受接待的日活催泪大戏《检事和他的妹妹》(1937)被翻拍成《王法无私》(1938),《三位母亲》(1930)被翻拍成《慈母泪》(1939),等等如是。这些影戏在内容上有笑剧,有催泪片,有妖怪片,有恋爱片,有行动片,都是由日本的B级片改编成的中国故事。这些作品偶然会在日本试映,但总会因其随意的制作方式受到批判。根岸和牧野的目标也许是先扶持那些所有由业余人士制作的项目,使其走向专业的轨道,然后借助他们从日本影戏界招来的专业影戏人的气力,致力于低成本影戏的制作,在这个历程中将中国的业余制作职员和演员造就成专业的影戏人才。
1939年11月,甘粕正彦就任“满映”的理事长。在关东大地震时,他曾将无政府主义者的向导人大杉荣及其志同志合的未婚妻伊藤野枝、幼年的外甥橘宗一残酷杀戮,因此引发了轩然大波。他辩称自己的行动乐成阻止了无政府主义者试图趁着大地震发动叛乱的危急,因此在军事法庭上仅仅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而且也仅仅在服刑两年零十个月之后便被保释出狱。他坚持声称自己将大杉荣等人杀戮完全是出于自己小我私家的判断,但实在很可能是来自军部高层的指示。这是由于,军部高层不仅只隔两年零十个月便将他保释出来,而且还为已经被剥夺了军籍的他提供盘缠,送他去法国旅游,到处加以掩护。因此,在推行自由主义的日本人看来,他是右翼军国主义,是穷凶极恶的漆黑势力的代表人物。而日本的右翼,却将其视为一位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将推行无政府主义的卖民贼诛杀的大英雄。不管是他小我私家的判断,照旧来自高层的指示,在杀戮大杉荣这件事上,他似乎始终都以为自己没有做错。而杀掉恰巧在场的孩子却是个意外,这件事让他感应十分苦恼。而且,在关东大地震的前几天他才刚刚被任命为麹町宪兵分队长,然后便马上成了这个事务的当事人并最终成为囚徒,这似乎让他发生了一种强烈的挫败感。
这个事务使他无法继续在体制内名正言顺地升官加爵。于是他在1929年到了“满洲”,在“满洲”成为日军盘算运动的焦点人物。作为曾经的职业武士精英,他与“满洲”的日军首脑们有着很强的裙带联系,而且由于他已经失去军籍,军队可以不用对他的行动负任何责任。
他做的最著名的一件事即是在日军建立“满洲国”时将清朝的废帝溥仪从天津护送到“满洲”。固然,他一定还举行了许多其他的谋划。1931年,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情时,日本政府以为若是将这次战争扩大,有可能会刺激苏联,因此颇为犹豫。其时在哈尔滨不停发生银行和日本总领事馆被炸的事务,关东军以此为捏词请求“满洲国”政府中央往哈尔滨派兵,可是日本政府最终没有这么做。此时,卖力在哈尔滨用炸弹袭击的方式来寻衅的,也是这个甘粕正彦。哈尔滨在五个月后被关东军占领,其间甘粕正彦和他的手下应该在暗地里做了不少配合事情。
由于这些“功劳”,他成为“满洲开国”历程中最大的元勋。他于1937年到1939年时代任“协和会”总务部长。“协和会”是“满洲”唯逐一个类似于政党的机构。在“满洲国”的“国策”公司当中,“满映”绝不算一个大机构。因此云云一个手握实权的大人物,就任“满映”的理事长,显得有些“大材小用”。听说其时有传言称“满映”是“国家”出资建立的公司,公司里的人都仗着自己的特权整天无所事事,效率低下,公司的干部与关东军和政府“弘报处”的权要经常酒绿灯红。以是,为了整理“满映”,高层摆设了这次人事上的变更。“弘报处”处长武藤富男想出了这小我私家事情动方案,时为“满洲国”政府“总务厅”次长的岸信介赞成并促成了这个方案的实现。
“满映”原本就被以为是纯粹的日本殖民地政策的宣传机构,而原宪兵大尉甘粕就任“满映”理事长,进一步增强了“满映”作为右翼军国主义者控制的影戏公司的印象。可是,“满映”的通俗员工对这位新向导心折口服。首先,在上任当天,总务部长代表各人致接待词,“开国功勋甘粕先生就任理事长,我们感应无限的幸运……”甘粕正彦当着全体职员的面打断了总务部长的致辞,显着地体现出不兴奋,并在第二天将其革职。因此全公司的人都很快知道了他不喜欢这种显着的溜须拍马。另外,日本政府高官等人来到“满洲”,要求“满映”的女演员招待时,他也以“女演员不是艺妓”为由拒绝。在他的指示下,日本人和中国人在待遇上的差异也在某种水平上缩小了许多。就这样,他让公司的气氛变得紧凑,并督促公司制订拍摄企图,摄影棚里忙碌了起来。
甘粕正彦在1942年回覆《影戏旬报》记者清水千代太提问时这样说道: 满映的使命是制作给满人看的影戏,因此观众的工具必须定位为满人。在这一点上,满映在已往犯了一个重大的失误,而这个失误的泉源在于日本影戏业者的不作为。

日本的影戏业者基础没有研究什么样的影戏才会被其他的民族喜欢。这也许是一定的。简直,我们在政治上也存在着缺陷。满洲的政治工具完全没有确定,这也是发生这个失误的缘故原由之一。
或许有人以为满洲没有洪水了,也没有饥荒了,便以为满洲的政治变好了。洪水和饥荒顶多十年才会发生一次,满人并不会像日本人想象的那样,由于这几年中没有洪水和饥荒而感应兴奋。他们不会仅仅由于这么一点点改善便感受到政治的恩惠,与我们互助。所有的一切都是这种状态,政府没有对现实情形举行观察研究,因此无论是在政治上照旧在文化事情方面,政府都搞错了工具。(……)
现在国家的要求是通过影戏娱乐满人公共。为了到达这个目的,我们各人只要笃志制作一些满人喜闻乐见的影戏便好,对吧?(载《影戏旬报》,1942年8月1日号)
“国策”公司“满映”的上级机构——政府“弘报处”处长武藤富男,也在统一期《影戏旬报》的采访中做出了同样的回覆。当下最主要的课题是在满洲国造就满人即汉民族的国家看法。这是一个在政治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即便影戏先行于政治,各人也无法跟上程序。只有影戏整天呼吁“国家国家”的,也不会发生什么作用。因此,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影戏让他们看到什么是美,让他们喜欢。我们要制作许多满洲人喜闻乐见的有趣影戏,让他们以为“满映的影戏真有意思”,这就告竣了我们的目的。
他们需要的首先是面粉、棉花、鞋子,然后是“开心有趣的工具”。因此,开心有趣的影戏是他们精神的粮食。
他们希望影戏给他们带来快乐,而不是在影戏中直接加入国家看法。然后,他们以为影戏有意思,愿意看影戏时,即是我们的胜利,也就是说那时他们便追随国策了。(武藤富男:《满洲将成为天下第一影戏大国!》)
甘粕也好,武藤也好,都没有性急地要求影戏制作职员在影戏中加入“国策”的宣传。这并不是由于他们以为“影戏是艺术,不是宣传”,而是由于他们将影戏视为殖民地政策“鞭子和糖果”中的糖果。只是,既然是想给“满洲人”带来“开心有趣”的“娱乐”,那么让“满洲人”继续看“满洲人”以为有趣的中国影戏就是了。但他们希望的不是这些。他们的真实目的是通过让汉族人吃这些“糖果”,来听从日本的统治。因此,“满映”的存在是必须的。
但日本人是否乐成制作出了娱乐在“满洲”的汉族人的影戏呢?效果似乎他们并没有像好莱坞影戏人那样制作出那种让全天下人都喜欢上有趣的美国影戏。1942年3月,“满洲国”举行“开国十周年庆典”,从日本约请了许多文化人。一天晚上,久保田万太郎、北条秀司、金子洋文、真船丰、八木隆一郎、伊藤熹朔、阿木翁助等一流的戏剧家受邀出席甘粕举行的接待会。接待会上放映了“满映”引以为豪的影戏新作。甘粕正彦自得地亲自向各人解说那部作品,可是放映竣事后他却发现所有的客人都睡着了。甘粕正彦很是意外。于是,在那次宴会上,他老羞成怒。他的暴君做派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听说那些受邀出席宴会的人都已经大惊失色,甚至感应痛苦了。
“满映”厥后逐渐在日本受到人们关注,不是因其生产的影戏作品,而是由于一个叫做李香兰的明星的降生。1929年,李香兰出生在一个“满铁”日本职员的家庭,本名叫做山口淑子。她的父亲有许多中国朋侪,特殊是和“沈阳银行”的总裁李际春将军一家来往亲近。在中国,关系很是亲密的两家在习惯上会将对方的子女认作养子或养女,因此她的父亲也尊重这个习惯,让淑子成为李家的养女,更名李香兰。上学的时间,她便在奉天追随白俄女高音歌颂家学习唱歌,并在这位先生的演唱会垫场节目中演唱了一首歌,受到好评,被正在物色中国歌手的“奉天放送局”(广播电台)发现,以后便最先以李香兰这个名字演唱中国歌曲。
1935年,李香兰不想继续在奉天上学,便托父亲熟悉的一其中国高官去了北平,进入北平的女校学习。其时北平的抗日运动很是猛烈,因此她寄住之处的那家夫人让她不要在外人眼前体现出那种日本人特有的谄笑,不要总是鞠躬,以防别人看出她的身份,为此遭受攻击。于是她便根据夫人说的,万事都学着中国人的样子行事,还起劲学习了中国的尺度语——北京话,以致厥后所有人都以为她是纯正的中国人。
1938年秋天,李香兰应邀为“满映”的一部音乐影戏中的歌曲配唱。“满映”方面看中了她漂亮的形状,提议由她担任这部作品的主角。她这第一部影戏《蜜月快车》(1938)也是翻拍自日活的B级片。这是一部以从“新京”开往北平的卧铺火车为舞台的笑剧,李香兰的角色是一位青年的新婚妻子,这名青年由中国演员饰演。在此之后,李香兰不停在“满映”出品的影戏中饰演角色,人气大增。第二年(1939年),日本东宝影戏公司选中了她,请她担任以中国为舞台的情节剧《白兰之歌》(渡边邦男导演)的女主角,跟她演对手戏的是其时最受接待的影戏小生长谷川一夫。长谷川一夫饰演的角色是“满铁”的技师。他是一个帅气的青年,为了将“满洲”建成一个理想的“国家”而无私地奉献,辛勤地劳动。他的上司希望他和自己的女儿完婚,可是他却毅然决然地与李香兰饰演的中国权门小姐天长地久,定下终身。这位小姐的伯父是抗日运动的向导者,两人的前途充满了误解和崎岖,可是他们的恋爱在履历了许多风雨之后终于见到彩虹。
这虽然是一个典型的通俗浪漫恋爱故事,但需要特殊注重,男主人公是日本人,而女主人公是中国人。在男尊女卑的头脑中,男子是向导者,女人则要全身心地听从男子。长谷川一夫的角色代表着日本,李香兰的角色代表着中国。通过影戏式的浪漫恋爱故事,《白兰之歌》想要通报的信息是:若是中国像女主角这样信任日本,依赖日本,日本一定会爱中国。这种信息对于中国人来说,仅仅是日本人片面强加给中国的一种具有诱骗性而且屈辱的头脑,可是对于日本海内的那些并不知道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的日本人来说,这个恋爱故事是一个可以让他们自我陶醉的甜蜜理想。日本的影迷们陶醉在这个理想中,因此这部影戏受到了空前的接待。李香兰在影戏中体现得我见犹怜,是一个发自心田地恋慕日本男子的纯情中国女人。于是,影戏的主题酿成了一种辩解:日本人云云受中国人恋慕,因这天本发动战争是为了领导中国,而不是侵略。《白兰之歌》的热映让李香兰一举成为日本影戏界的大明星。紧接着,她又与长谷川一夫互助,出演了与这部影戏异曲同工的《支那之夜》(伏水修导演,1940,中文片名为《上海之夜》)。这部作品的受接待水平甚至凌驾了上一部作品。在这部影戏当中,李香兰饰演的是一个早先憎恨日本人的战争孤儿,长谷川一夫饰演一个老实而且浪漫的日本海员。他的真情绪动了这个孤女,女孩不再恨日本人,并最先爱上了日本人。就这样,日本的影戏人使用日本人山口淑子,制造出日本人被中国人爱的幻像,而且,为了不让这个幻像破灭,他们必须严守李香兰现实上是日本人的神秘。李香兰最初出演“满映”作品时,并没有居心使用假名,只不外由于她有一其中国名字,便以这个名字出演为中国人拍摄的影戏。可是,现在她的名字发生了特殊的意义。于是她酿成了“原奉天市长的女儿”,成了“地隧道道的中国王谢闺秀”,成为全“满洲”最受接待的大明星。
《上海之夜》事情照
有一则众所周知的趣事充实说明晰她在其时的受接待水平。1941年2月11日纪元节那天,她在东京的日本剧场举行名为《歌颂的李香兰》的演唱会,这是其时日本海内最大的剧场,排队等候入场的观众在剧场外面围了七圈半。警员骑马巡查维持秩序、整理交通,也没有用果,最终出动消防车赶走了影迷。警员和消防部门之以是云云行动,或许是以为影迷在战争时代为了一小我私家气女星而失去理智,甚至不惜故障首都交通,一定是些轻佻之辈,只有用消防车泼水将他们驱散。
李香兰成为大明星之后,日本的各个影戏公司也盯上了她。东宝、松竹和上海的“中华影戏”都相继与“满映”互助,拍摄了由李香兰出演的作品。之后,她虽然没有时间出演“满映”自力制作的影戏,可是对于“满映”来说,她已经成为“满映”在日本宣传自身存在的招牌。另外,李香兰出演的影戏也在中国的日本占领区上映,她用汉语演唱的哀婉凄切的歌曲也在中国人当中受到了接待。
美国影戏史学家陈立(Jay Leyda)在他撰写的中国影戏史著作《影戏》(Dianying,1972年出书)中指出,“满映”的作品并没有露骨的宣传,而是一种“以不讲明目的为目的”的作品,其中的宣传目的都是在遮遮掩掩中举行的。制作这些影戏,在整体上是为了向亚洲或者天下显示日本在“满洲”建设的稳固体制。陈立由于曾在中国从事影戏编目的事情,看了三部“从敌人那里俘获来的”“满映”作品,内里险些没有宣传性的因素。只是在一部叫做“General Happiness”的作品当中,有一处人们在展览会游戏中朝罗斯福和丘吉尔的人偶扔石头的局面。我在坪井与的《满洲映画协会的回忆》(载《映画史研究》第19期)中寻找与“General Happiness”对应的作品,发现陈立所说的这部作品显着是1942年的《皆大欢喜》。这是一部由日本人八木宽编剧、中国人王心斋导演、日本人福岛宏摄影的笑剧,剧中人物所有由中国人饰演。
《皆大欢喜》讲述了在“满洲国开国十周年庆典”时,一位乡下的老太太到富贵热闹的“新京”投奔自己的孩子们,并“用她那无邪而且直接的行动解决了孩子们和家人之间的所有矛盾”。陈立在其著作中将“新京”写成了“哈尔滨”,而且他也不见得能够明白其时在那里举行的展览会实在是“开国十周年庆典”。在影戏中,只要描绘一下“庆典”的盛大局面,便足以到达宣传目的。若是再加上一些口号之类的工具,反而显得累赘。也就是说,这部影戏鼎力大举宣传了“满洲国”的存在自己,可是却没有更进一步赞美日本或者批判中国。这或许是陈立想要表达的意思。只是影戏中稍微附带着加入了一点点敌视英美的因素。
陈立还提到一部叫做“Blossom in Late Spring”的影戏,这部作品显着是1942年佐佐木康导演的《迎春花》。他还提到另外一部叫做“The Aromatic Jasper Has Lost Odor”的影戏,可是在我所知的资料规模内,无法找到与这部影戏对应的原片名。总之,陈立在其著作中写到自己完全没有在这些作品中发现任何宣传性要素。
《迎春花》
“满映”的作品并非完全没有宣传性。现实上,在“满映”的作品中有一部形貌“满洲”的日本警官在诛讨贼匪的战斗中殉职的《黎明曙光》(山内英三导演,笠智众主演,1939)。不用说,其时被日本人称为“贼匪”的,大多数实在都是抗日游击队的战士们。只是,这样的作品并不是“满映”的主流。大多数“满映”作品都是与宣传无关的娱乐影戏。只是,毋庸赘言,在日本的统治下能够制作娱乐影戏,自己即是一种增强日本的亲热感的宣传。而且,在此之前在“满洲”的中国人主要寓目在上海制作的中国影戏,若是“满映”通过制作自己的娱乐影戏,切断中国影戏中抗日题材作品对中国人的影响,对于“满洲国”的体制而言,才真正到达他们所希望的最好的宣传效果。
上海·影戏·放映·影迷·交流影戏山海经|影戏迷小小的家微信ID:Cinematographe
长按二维码关注影戏山海经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本书购置页面


上一篇 小混混的律师之路—《风骚律师》是超越母剧的衍生剧
下一篇 国产电影不生产英雄,只制造撸瑟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还可以关注微信哦~